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书记 叶其琼
叶其琼,女,大学本科,中共党员,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现任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书记。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能以执着的精神鼓舞人,以良好的师德影响人;作为一名校长,能以前瞻的理念指导人,以显著的实绩信服人。日常工作中,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吃苦在前,乐于奉献,恪尽职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智慧和汗水谱写特殊教育的华彩乐章。同仁之间以朋友相待,以亲情相处,工作到位、规范、深入,在教职工、学生及学生家长中享有较高声誉。在35年来的工作中为集体和个人争得100多个国家、市、区、校级奖励,先后获得”全国特教园丁”、 “全国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重庆市优秀科研工作者”、“重庆市优秀辅导员”、“渝北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渝北区宣传思想先进个人”、“渝北区优秀教师”、“渝北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渝北区优秀党员”、 “渝北区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一、她是学校发展的引领者
叶校长自从事学校管理工作以来,围绕 “人人爱生活,个个有技能”的发展思路,积极建构特殊学生生活课堂,全面加强师资建设,全力推进残疾学生生存能力培养,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以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安全稳定、人际和睦、校园和谐为保障,以规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提高教师思想专业素质、以人为本强化规范管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举措,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创造性的开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素质教育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抓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造就一批德艺双馨教师队伍。
以 “岗位大练兵”活动为载体,采取一系列举措,开展教师培训常规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最大限度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倡导年轻教师多听课。与此同时,以打造学科组为重心,进而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通过继续教育和培训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包括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敬业精神得到有效提升。大力营造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积极创造教师的发展空间,建立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教风优良,涌现了一大批爱岗敬业、崇德砺志、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
(二)德育为先,活动创新,创文明平安校园。
在叶校长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不断开拓德育工作新途径,以综合实践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的综合实践活动,努力探索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形成了学校德育的几大特色:第一,发挥德育教育为主渠道,利用学校走廊、板报、窗文化、主题队会等开展时事政策、道德规范的宣传教育。第二,以少先队、共青团工作为主阵地,构建设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和感受生活,从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第三,构建社区教育阵地,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高校资源,主动协调社会教育力量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2018年10月,学校还承办了渝北区和重庆市两场德育现场活动,以“感恩生命,绽放美丽”为主题,向全市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让更多的人走进特殊儿童,了解特殊教育。
(三)创佳绩,学校美誉连年提升。
近年来,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屡创佳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科研工作先进个人,重庆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重庆市办学理念先进集体,渝北区五一劳动奖状,渝北区办学水平一等奖,渝北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渝北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渝北区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等荣誉。2015年学校舞蹈《母亲的火塘》获全国一等奖;2017年获渝北区中小学艺术月活动优秀组织奖;2018年获中国柔力球公开赛规定套路一等奖;2019年学校获得全国啦啦操锦标赛双冠军,排舞比赛获全国三个特等奖,一个一等奖,获得全国体育道德风尚奖;每年渝北区残疾人运动会团体第一名等等。学校名次逐年上升,受到了领导及学生家长的好评,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她是教育教学科研的践行者
叶其琼具有很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带动学校的科研发展。在科研工作中,总是走在教改前列,坚持走科研型教师的路子。35年来,她先后主持了20多个国家、市、区级科研课题,效果好。积极组织全校教职员工学习教育,认真实施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切实领导教师进行课题的实验,抓好实验过程的管理,从思想观念、组织行动、经费投入都能落实到位。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总结研究。学校的科研课题《特殊学生生存能力》被评为全国先进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区级课题《聋哑儿童个体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报告》、《人本理念在特教教学领域的实践研究报告》等先后获全国、市、区二等奖等。
在她的领导下,学校形成了以“康教结合,以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她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关注国内最新的教改方向和教研动态,积极撰写教研论文。论文《培智美术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浅谈如何让培智学校的美术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浅谈培智班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获全国特教优秀论文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科学咨询》杂志上发表。
三、她是残疾孩子的贴心人
她注重情感教育,用一个女人特有的细腻情感、执著爱心抚慰鼓励着每一个残疾孩子,把最温暖、最坚毅的支持留给了他们,为他们点燃了一盏盏希望之灯。学校有个学生叫小碧,她是一个脑瘫孩子。当年,她妈妈带她到医院看病时,医生明确地告诉她:你的孩子要站起来,难。面对着小碧,家长也感到这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当家长把小碧送到渝北区特殊学校时,叶校长告诉家长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责就是把一群有残疾的学生,通过教育、康复手段,使他们恢复到人的正常生活。学校成立了康复训练小组,对她进行专业的运动治疗。慢慢地,小碧可以站起来了!还有比这更出奇的,在康复训练中,我们老师们了解到游泳可以更有效地对小碧产生刺激作用,于是将小碧选送到市残疾人游泳队,几年来,小碧的游泳多次在国家、市里获奖。脑瘫的小碧不但能站起来,而且,终于自豪地开始了她的新生活。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把残疾的孩子都培养成为什么明星,或是成就辉煌的事业,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特殊孩子在这个社会上能像普通人一样享受美好的人生,爱生活,有技能。
四、她是民主、规范治校的探索者
2006年,她调入渝北区特殊教育学校担任校长。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她多方筹措资金,对学校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全面改造:一是加大教学设施投入:新建了学生宿舍楼和运动场,孩子们有了住宿和体育活动的场所;建成适于不同残障学生训练学习的功能室,为所有教室配备了电视、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益;购置了语言训练与听觉评估器材,开设了儿童康复训练课程,让这些孩子能在康复训练的关键期得到最好的训练;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新建学校大门和传达室,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有效杜绝了学校安全隐患;新建了学生餐厅,改善了学生的就餐环境;整修了教学楼,安装了师生饮用纯净水;对校园进行了整体规划和美化绿化,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同时,她还创新性地举办了“助残日活动”,通过媒体和公益演出让全社会了解了残疾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和发展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激发了扶残助弱的社会风尚,最大限度的争取了社会资金和舆论的支持。
叶校长在领导眼里是一个合格的教育管理者,在老师眼里是一位真挚的朋友,在学生眼里是一位可亲的校长。她是用人格魅力去感染人、启迪人。她既是一个感性的朋友,又是一个理性的校长。凭着对学生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我们坚信在这一方新的舞台上,她一定能够放飞更大的希望,收获更多的快乐与幸福!